1.晉劇表演藝術家
晉劇即山西梆子、中路梆子,也叫中路戲。因興起於晉中汾陽、孝義、祁縣、太穀及太原而得名。流傳外地後,被稱為山西梆子,後改稱晉劇。中路梆子源於蒲州梆子,清道光、鹹豐年間已盛行,流行於山西中部、內蒙、河北、陝西部分地區。發展過程中吸收晉中地區民歌、秧歌等民間藝術韻調,風格特具。
個人信息
武忠,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。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,被授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“晉劇傳承人”的特別榮譽,國家一級演員。曾擔任團長、院長等職務,多次當選為省、市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。
生平
武忠1938年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,1953年考入太原市戲曲學校,後從事舞台表演藝術。他先師從晉劇前輩張寶魁,後拜晉劇大師丁果仙為師,專攻晉劇須生。此後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,又先後向京劇名家李萬春、厲慧良,蒲劇名家閆逢春,河北梆子名家王玉罄學習。武忠吸眾家之精華,創自己之風格,逐漸形成武派表演藝術風格。
青年時期,功底紮實的武忠勤於學習繼承;中年時期,他勇於開拓創新,在劇目與舞台表演上融會貫通,對於晉劇須生表演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。其表演細膩深刻,尤善於塑造人物。同時,他的戲路寬廣,文戲韻味無窮,武戲功力剛勁,尤在中年之後在舞台上表演的關公戲受到各界高度評價,有“活關公”之稱。武忠在現代戲的表演方麵也獨具一格,深入體驗到人物的心理世界,然後再用戲曲化表演把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現在觀眾麵前。尤其是他在《劉胡蘭》中扮演的貧雇農劉鎖,聽來動情,看來動容,在觀眾中留有深刻的印象。
武忠在繼承前輩的基礎上又自我創新、借鑒、吸收、探討,逐漸形成、發展了有獨特風格的表演形式。如他在《徐策跑城》中扮演的徐策,就是以晉劇表演為基礎,又大膽吸收、借鑒了蒲劇大師閆逢春、京劇大師周信芳的表演特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體係。所以“跑城”一劇不但在山西觀眾中廣為流傳,在全國乃至國外都產生了一定影響,成為晉劇的優秀代表之作。
武忠徒弟、戲迷甚多,徒弟有既是兒子又是徒弟的梅花獎獲得者武淩雲,其他徒弟也是名不須傳,牛建偉、檀俊明、王晉文、王海明、郭堅、李春旺、陳林海、郝文龍等,其主要代表劇目包括《賣畫劈門》、《徐策跑城》、《古城會》、《走山》等。
2.東南大學副教授
科研項目
1、玄武區民政局婚姻登記信息係統開發/玄武區民政局/2001.3.-2002.3/主持
2、玄武區民政局社區網上服務信息係統開發/玄武區民政局/2002.5-2004.5/主持
3、南京市區集社區服務管理係統開發/南京市科委/2002.11-2005.12/主持
4、江蘇電力設計院知識管理框架研究/江蘇省電力設計院/2006.3-2007.12/子項目主持
著作出版
1、計算機網絡/東南大學出版社/2006.10/第一作者
2、電子商務/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/2004.11/第一作者
論文發表
1、基於知識鏈的工程谘詢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研究/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十次工業工程年會/2007.10/第一作者
2、隱性知識獲取的最佳來源研究/情報雜誌/2007.11/第二作者
3、麵向業務流程的知識共享模型研究/情報雜誌/2007.9/第二作者
4、麵向知識應用的工程谘詢企業知識管理係統研究――基於案例推理技術/圖書館學研究/2007.10/第二作者
5、FAHP在人力資本衡量指標體係中的應用/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/2007.2/第二作者
6、基於工程項目團隊關鍵知識活動的知識流分析/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/2006.2/第二作者
7、基於分形的知識鏈評價模型/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/2006.7/第二作者
3.南京市鼓樓醫院醫生
武忠,男,醫學博士,副主任醫師,碩士研究生導師。擅長各種心髒病(包括瓣膜置換或成形、先心病矯治以及冠心病的外科治療,房顫的外科治療,胸主動脈瘤的外科治療等)。武忠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